今天来分享一篇睿远饶刚最新的演讲观点。饶刚大家了解的并不多,但其能够接替睿远公司创始人陈光明总经理的位置,不难看出其本人应该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作为业内较早一批债券型基金的基金经理,饶刚经历了债券市场和a股市场的多轮牛熊转换,过去十多年来,习惯从风险视角出发,发掘高性价的资产。在最新的演讲中,饶刚表达了他对于当下市场的最新看法,并以全球各国市场发展的宏观视角,向我们阐述了如何从长期视角来看待股票回报与经济增速的问题,干货满满,值得一读。
这里研究院对此稍作整理,分享给大家。
·21国家在过去百年,股票都跑赢通胀
饶刚在演讲中提到,他分析对比全球主要国家在比较长周期维度下各类资产的实际回报率后,认为股票资产在超长期的确定性方面都是一致的,股票资产的确定性依赖于持股期限。
他举例道,“中国社保基金过去20年的年化回报为17%,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如果20年不够长。我们就再把视野放长,把视角从中国a股放眼到全球,看看研究结果如何。”
饶刚用全球视野的角度向我们展现了持股确定性与期限的关系:
“美国220年维度的实际回报率数据(扣除通胀,下同)显示,股票的年化回报率远远跑赢包括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在内的其它资产。具体来看,股票年化实际回报率6.9%,长期债券(十年以上)为3.6%,短期债券(一年以内)为2.5%,黄金为0.6%,美元为-1.4%。
而全球21个主要国家而言,120年维度实际回报率方面,股票也均高于债券。这一超长周期下的股票实际回报率从奥地利的0.9%到南非的7.1%不等,但都是正数,且都跑赢了通胀。”
·经济增速与股市表现并非绝对正相关
我们常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是,在全球这么长周期的历史中,经济的增长与股市的表现是否是同步进行的呢?
饶刚复盘了1900年至2020年期间各个国家人均实际gdp的增速和股票实际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用数据得出结论:认为经济增速与股市表现是否正相关其实是值得商榷,并非绝对正相关。这里我们主要列举了3国家。
①美国
以10年维度看,美国历史上人均实际gpd增速最快的是两个时期,但这两个时期股市回报都一般。
1940至1950年,人均实际gpd增速4.1%,股市实际年化回报7.1%;1960至1970年,人均实际gpd增速3.0%,股市实际年化回报5.1%。在整体gpd增速明显降档的近10年,其股市回报却明显高于高增速时期。而2010至2020年10年间,美国人均实际gpd增速1.0%,股市实际年化回报10.9%。
②英国
英国在经济增速最快的时期,股市表现也并不算出色。1969至1979年,英国人均实际gpd增速2.9%,股市实际年化回报-0.8%。进入21世纪以来,英国gdp增速开始明显滑坡,特别是2008年以后,但股市回报并不比增速快的时候差。
反映到数据上看,1997至2007年间,英国人均实际gdp增速2.2%,股市实际年化回报4.7%;2009至2019年间,英国人均实际gdp增速1.3%,股市实际年化回报则为5.8%。
③日本
1990年代,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经济进入到持续三十年之久的低增长时代。这个阶段全市场的回报率相对较差。gdp增速显著放缓,仅维持低个位数增长甚至部分年份出现负增长。
但即使在经济一路下行的1990年到2012年,以目前仍在东交所上市的所有个股为样本,期间共有43只股票逆势实现翻倍,其中有13只来自可选消费品、8只来自医疗保健、8只来自信息技术。这些翻倍股的高收益主要来源于高增速,高分红和高回购。
(怪不得当前市场对于有确定性的股息股都那么追捧)
他提到:1990年以后日本股市的起落,实际上就是日本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这个转型升级,就是从金融地产为主导的产业模式,最终转向了以消费科技为主导的产业模式。而所谓“失去的三十年”主要是针对日本金融地产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在信息技术、工业制造、医疗保健、消费等领域还是存在牛股。
饶刚以花王举了例子:
“以花王为例,年化5.7%的增速,但它的分红持续上涨,所以它在日本经济持续下滑的十几年中,实现了股价的翻倍。在他看来,这种稳定的、高质量的增长和分红,未来是越来越稀缺的。
而且在经济往下走时,我们一定会看到利率的下降。包括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是长期维持低利率。在这样的环境下,股票通过稳定的、高质量的增长,实现了翻倍的表现。”